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报名还没开始,相信考生们也已经开始准备备考了,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执业药师15个必考点,供考生参考!
考点1 药物的来源与分类
| 分类 | 来源 | 具体药物 | 
| 化学合成药物 | 化学合成方法得到 | 小分子的有机或无机药物 | 
| 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 | 从天然产物提取、通过发酵方法得到以及半合成得到 | 有效单体、抗生素、天然药物和半合成抗生素 | 
| 生物技术药物 |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制得 | 细胞因子、重组蛋白质药物、抗体、疫苗和寡核苷酸药物 | 
考点2 常见药物的结构骨架
| 药物 | 结构骨架 | 
| 氨苄西林 | β-内酰胺环 | 
| 环丙沙星 | 喹啉环 | 
| 地西泮 | 1,4-苯二氮䓬环 | 
| 格列本脲 | 苯环 | 
| 阿昔洛韦 | 鸟嘌呤环 | 
| 茶碱 | 黄嘌呤 | 
| 尼群地平 | 1,4-二氢吡啶环 | 
| 萘普生 | 萘环 | 
| 氢化可的松 | 孕甾烷 | 
| 阿托伐他汀 | 吡咯烷环 | 
| 氯丙嗪 | 吩噻嗪环 | 
| 卡托普利 | 脯氨酸 | 
考点3 常见的药物命名
| 常见的药物命名 | 
| (1)商品名(品牌名):最终产品,专利保护,不能暗示疗效和用途。 | 
| (2)化学名:根据化学结构命名。 | 
| (3)通用名(国际非专利药品名):不是最终产品,药学研究人员和医务人员使用,只有一个,且是药典中使用的名称。 | 
考点4 制剂和剂型的概念
| 制剂和剂型的概念 | 
| (1)剂型是为了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的应用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 
| (2)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如:阿司匹林片、维生素C片、阿莫西林胶囊等。 | 
考点5 剂型的分类
| 剂型的分类 | 
| (1)按形态学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 
| (2)按给药途径分类:①胃肠道给药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 ②非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皮肤、口腔、鼻腔、肺部、眼部、直肠、阴道、尿道。 | 
| (3)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胶体溶液、混悬液类、气体分散类、固体分散类、微粒类等。 | 
| (4)按作用时间分类:速释、缓释、控释、普通制剂。 | 
考点6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 
| (1)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导泄,静滴可镇静、解痉;依沙吖啶注射引产、局部涂敷可杀菌); | 
| (2)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如:吸入气雾剂、缓控释制剂); | 
| (3)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氨茶碱改成栓剂); | 
| (4)可产生靶向作用(如:静脉注射脂质体); | 
| (5)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固体稳定性高于液体制剂); | 
| (6)影响药物的疗效。 | 
考点7 药用辅料的作用
| 药用辅料的作用 | 
| 药用辅料是制剂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包括:可以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 
考点8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 
| (1)处方因素:pH的影响、广义酸碱催化(缓冲剂)、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基质和赋形剂; | 
| (2)环境(外界)因素:温度、光线、空气中的氧、金属离子(加抗氧剂)、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 | 
考点9 药品有效期
| 药品有效期 | 
| (1)常用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表示。 公式:t0.9 =0.1054/k; | 
考点10 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 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 
| (1)产生协同作用、增加疗效,如:复方阿司匹林片,复方降压片;口服亚铁盐+VC; | 
| (2)提高疗效,延缓或减少耐药性,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磺胺药与甲氧苄啶; | 
| (3)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如:吗啡与阿托品; | 
| (4)为预防或治疗合并症或多种疾病。 | 
考点11 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 配伍变化 | 具体变化方式 | 举例 | 
| 物理 | 溶解度改变 | 氯霉素注射液与5%葡萄糖反应析出沉淀 | 
| 吸湿、潮解 | 中药干浸膏、颗粒、酶、无机盐 | |
| 液化 | 低共熔混合物 | |
| 结块 | 散剂、颗粒剂吸湿后干燥结块 | |
| 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 | 乳剂、混悬剂分散相粒径变粗 | |
| 化学 | 浑浊或沉淀 | pH改变、水解、生物碱盐溶液、复分解产生沉淀 | 
| 变色 | Vc与烟酰胺,多巴胺+碳酸氢钠,氨茶碱/异烟肼+乳糖 | |
| 产气 | 酸+碳酸(氢)盐,溴化铵/乌洛托品/氯化铵+强碱性药 | |
| 爆炸 | 氯化钾+硫,高锰酸钾+甘油,强氧化剂+蔗糖/葡萄糖 | |
| 产生有毒物质 | 朱砂+溴(碘)化钾/钠、硫酸亚铁 | |
| 分解破坏、疗效下降 | Vit B12+Vc,乳酸环丙沙星+甲硝唑,红霉素乳糖酸盐+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 |
| 药理 | 协调作用;拮抗作用;增加毒副作用 | |
考点12 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 主要原因 | 举例 | 
| 溶剂组成改变 | 地西泮注射液(含醇)+5%葡萄糖(或NaCl、乳酸钠)→↓ | 
| pH的改变 | 新生霉素+5%葡萄糖→↓;诺氟沙星+氨苄西林→↓; 肾上腺素+(磺胺嘧啶钠、谷氨酸钠、氨茶碱)→变色; | 
| 缓冲容量 | 5%硫喷妥钠+含乳酸盐的葡萄糖注射液→↓ | 
| 离子作用 | 氨苄西林钠及青霉素G+乳酸根离子→水解加速 | 
| 直接反应 | 四环素+钙剂(亚铁、钙、镁、铝剂)→↓ | 
| 盐析作用 | 两性霉素B(胶体)+大量电解质→↓ | 
| 成分纯度 | 氯化钠含钙+枸橼酸钠→↓ | 
考点13 药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
| 按使用方式分类 | 
| ①Ⅰ类:直接接触药品,直接用(塑料); | 
| ②Ⅱ类:直接接触药品需清洗灭菌用(安瓿); | 
| ③Ⅲ类:Ⅰ类、Ⅱ类之外的包材(铝盖等)。 | 
考点14 药品储存的注意事项
| 药品储存的注意事项 | 
| (1)湿度:35%-75% ; | 
| (2)库房: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 | 
考点15 药物的临床前与临床药理学研究
| 类别 | 分类 | 特点 | 
| 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 | 主要药效学研究 | 疗效 | 
| 一般药理学研究 | 安全药理学研究 | |
| 药动学研究 | 药物在体内变化 | |
| 毒理学研究 | 药物的毒性反应 | |
| 临床药理学研究 | Ⅰ期(人体安全性评价) | 20-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 | 
| Ⅱ期(初步药效学评价) | 大于100例 | |
| Ⅲ期(进一步药效学评价) | 大于300例 | |
| Ⅳ期(批准上市后的监测) | 大于2000例 | 
报名热线:400-9948-100
丹阳校:0511-88038899 丹阳客运中心对面金阳大厦六楼
镇江校:0511-85086981 镇江大市口东永康大厦五楼
报名日期:周一至周日 8:30—21:00  节假日照常报名
友情提醒:报名时,请携带身份证、一寸照片2张、学费及教材资料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