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幼师证,小学教师证,面试技巧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的概念
来源:“教育”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最早对“教育”进行了解释: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里“ 教育”指教诲培育。
定义: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活动。
目的: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构成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因素)
受教育者(学习的主体,基本要素)
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与手段,中介性因素)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根本特征)。因为:1、产生于生产劳动;2、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不同于动物本能活动);3、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社会属性:
永恒性。(两大社会职能:使新生代适应1、现存的生产力2、现存的生产关系,同时承担传授社会的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
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的必然反映)
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为:1、教育的继承性;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生物起源论: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和冲动(生存竞争)法-利托尔诺、美-桑代克、沛·西能
心理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美-孟禄
劳动起源论: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
交往起源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叶澜发展:
原始教育:目的单一、方法简单、同一性、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相融
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中国-夏代,“六艺”;古希腊-斯巴达,军人和武士,希腊-和谐发展的人;古印度-宗教教育,寺院学府;古埃及-文士教育
封建社会:宋-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科举考试;西方-“七艺”三科四学。
A产生了学校;b与生产劳动脱离;c阶级性和等级性;d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刻板性和专制性;e学校教育初步形成
3、当代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现代化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 ||||||
中国 | 古希腊 | |||||
孟子-《学记》-最早论述教育、教育问题的论著 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发诱导”“温故知新” | 苏格拉底:产婆术(分三步:诘问、定义、助产)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即《论演说家的教育》:模仿-理论-练习 | |||||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 ||||||
人物 | 称谓、著作 | 理论、观点 | ||||
英国-培根 |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 | |||||
捷克-夸美纽斯 | “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 “泛智教育” “百科全书式”教学内容 自然适应性教学原则 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 ||||
卢梭 | 《爱弥儿》 | 自然教育思想;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然人”,而非“社会公民” | ||||
裴斯泰洛齐 | “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林哈德和葛笃德》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 | 和谐教育思想;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教育心理学化” 强调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 ||||
洛克 | 《教育漫话》 | 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白板说” | ||||
赫尔巴特 | “现代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 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 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三中心论 “四阶段教学”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4、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 | ||||
杜威 | 《民主主义与教育》: 实用主义教育学 | 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在做当中学” 4、学校即社会 | ||||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 |||||
凯洛夫 | 《教育学》 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 赞可夫 | 《教学与发展》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 |||
马卡连柯 | 《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 布鲁纳 | 《教学过程》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发现教学法 | |||
瓦根舍因 | 《范例教学原理》 范例教学理论,“举一反三” | |||||
苏霍姆林斯基 | 全面和谐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 | |||||
布鲁姆 |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
咨询热线13815191911同微信 QQ:2416338913 陈老师
报名地址:丹阳市南环路88号金阳大厦六楼西府星辰